《人工智能导论(B)》首次集体备课会顺利召开

时间:2025-03-24浏览:10设置

图片




编者按

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成性能力,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将智能素养融入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人工智能基础素养。从2025级起,所有本科生必须修读一门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学校进行分层设计,面向工学类专业学生开设《人工智能导论(A)》,由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承担开课任务;面向理学类、经济学类专业学生开设《人工智能导论(B)》,由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承担开课任务;面向管理学类专业学生开设《人工智能导论(C)》,由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承担开课任务;面向文学类、法学类专业学生开设《大模型应用》,由数字经济系承担开课任务。为确保课程高质量建设,学校将分批召开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的集体备课会。



3月21日下午,通识必修课《人工智能导论(B)》首次集体备课会在教务处202会议室顺利召开。来自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数学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商学院的十余位教学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以及课程负责人参加了此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江晓东主持。


图片


会议伊始,《人工智能导论(B)》的课程负责人、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周帆老师就课程建设团队、课程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方案和内容提纲等展开了细致介绍。周老师表示,《人工智能导论(B)》面向理学类和经济学类专业学生开设,内容分为人工智能基础、核心技术、应用案例三大模块,兼顾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智能思维和智能素养,提升学生在技术驱动时代下的创新能力与跨学科应用能力。


图片


随后,与会教师基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学安排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导论(B)》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并且要依据理学类、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与会教师结合各自学院的实际情况,为课程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建言献策。


图片


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建设是我校“AI+本科课程教材改革”中的关键一环。通过集体备课会,各学院智慧碰撞,凝聚共识,努力打造一门真正契合本专业学生培养需求、凸显专业特色与优势的高质量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


图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