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与方案

通识理念

当前位置:首页  理念与方案  通识理念

    上海财经大学素有通识教育的传统。90多年前,我校首任校长–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的第一位中国人郭秉文先生,对于国立上海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的人才培养使命的定位,强调了三个定语,即:创造性、决断力、组织力。他说,“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有创造力、决断力和组织力的财经人才”。基于这样的目标,郭秉文先生进一步阐述办教育要力求达到“四个平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平衡就是“通才与专才的平衡”。他认为,要力求达到通才与专才的平衡,这样可以使“通才不至流于空疏,专才不至流于狭隘”。

    本校通识教育的理念是: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均衡发展

    本校通识教育的目标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财风格的通识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及组织力的卓越财经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校通识课程的七个模块,分别是:经典阅读与历史文化传承、哲学思辨与伦理规范、艺术修养与运动健康、经济分析与数学思维、社会分析与公民素养、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语言与跨文化沟通

    通识核心课设置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基本性:课程应涉及人类文明中最根本、最重要、最必需的经验和要素。

    主体性:课程应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去看待问题,通过讨论、思辨、判断、比较,了解自身以及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多元性:课程应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理解人类在性别、种族、阶级和文化方面的多元性,培养尊重差异和兼容并包的胸襟。

    整合性:课程内容应整合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以启发心智,强调概念与方法,而非纯粹的技巧。

    贯通性:课程所探讨的问题应该浅显明白,不需要学生预先拥有特定的专业知识为前提。可由问题导向,逐渐引导学生深入专业知识,从而有贯通效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