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我校自2013年底启动通识课程建设以来,近十年的时间里,共建设各类通识选修课程300余门,数量上基本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但一流课程不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大二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指示精神,践行主题教育中实干担当促发展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通识课程质量,提升通识育人效果,通识教育中心拟通过走访兄弟高校和校内通识课程建设单位、倾听师生心声,深入了解课程建设痛点、难点、堵点,研究新情况,拓展新思路,力争突破课程建设瓶颈,助力学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
4月25日和26日,通识教育中心分别邀请相关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以《上海财经大学全面推进大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讨论稿)》和《上海财经大学新时代美育工作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核心,针对通识模块一(经典阅读与历史文化传承)和通识模块三(艺术修养与运动健康)的课程,深入交流了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和学生获得感等问题,并对未来课程建设和提升方面提出建议。
在与人文学院艺术教师的座谈交流中,与会人员主要围绕美育类通识必修课的建设与开设可行性进行研讨。综合考虑艺术类课程内容的设计、校内现有师资情况以及现行教师考核要求等因素,与会教师认为,目前开设美育类通识必修课的条件不够成熟,建议可以分步推进,首先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和《上海财经大学新时代美育工作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规划,开足开齐各类美育课程;其次,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美育类通识课程的开设,新建校内艺术类慕课。通识教育中心表示,将在美育类通识课程建设中尽可能提供经费保障、助教资源和慕课建设上的支持,并借助外聘优质艺术师资,助力校内课程建设,力求与校内教师团队合力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精品美育类通识课程,辐射更多在校学生的同时,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课程效应。

在26日举办的通识课程提升调研座谈会中,通识教育中心主要邀请了校“阅读之星·悦读达人”评选活动中的优秀参赛学生代表参会,图书馆戴洪霞书记、教务处朱小能处长、江晓东副处长、团委史佳晨老师参与座谈。座谈主题围绕学校经典阅读类课程修读和各类读书活动展开。座谈会之初,朱小能处长充分肯定了开展座谈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朱处长指出教师和学生因身份不同,天然会存在观点上的差异,而调研访谈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获取“教师想教、教师能教什么”和“学生想学什么”两方面的信息,暴露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帮助学校在充分了解师生想法的基础上将读书、美育的行动方案写细写实。希望同学们能够畅所欲言,真正把问题、痛点谈出来。
随后,同学们依次分享了各自的学习体会,对我校的本科通识选修课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修读成绩呈现以及阅读推广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会同学对于通识课程修读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建议增加热门课程的开课门次,提供多时段选择;增加校企合作类通识课程数量,突显财经特色。经典阅读类通识课程开设方面,建议增加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类课程。校园读书文化氛围提升方面,建议增加读书角,实现纸质书籍的时时可读、处处可读;同时,希望可以开展知名作家进校园等活动,打造高质量第二课堂;提供阅读爱好者交流平台,促进朋辈影响。课程考核方面,建议加强过程管理。修读成绩呈现方面,建议优化选修制度,培养计划内的课程以绩点形式呈现,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培养计划外的通识课程,修读成绩以通过/不通过呈现,且不计入总绩点。通识教育中心、图书馆和团委表示,将根据同学们提出的建议,充分研讨,进一步优化工作内容,努力提高学生获得感。



两天的调研座谈分别着眼于教师和学生两大类教学主体,深入了解了师生在通识选修课程建设、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对推进读书和美育工作行动方案的草案修订给出了一定的建设性意见。通识教育中心也将长期并持续关注师生教、学中的问题,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途径,以此作为不断提升我校通识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柱。
图文:申婕
审核:江晓东 常诚
读书行动文件
2023年3月27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举措等,提出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强化示范引领带动,助力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更好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2023年4月22日,上海市教委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推动本市青少年学生阅读工作深入开展,引导鼓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印发了《上海市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
美育相关文件
2014年,教育部 《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2019年,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 《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