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晚18:30,通识讲堂第五讲《今天,我们如何重新认识西方?》于我校武东路梯七教室如期开讲。
本次讲座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任军锋老师为上财学子带来关于“如何在世界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重新认识西方”的精彩一课。

讲座伊始,任军峰老师以二十世纪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为切入点,列举了晚清时期推崇“中体西用”和“师夷长技以制夷”、建国后中国以“赶英超美”为生产目标等例子,以此阐明了“西方”这一概念:对于中国人而言,“西方”不只是一个特定的地理方位,更意味着一整套的思想观念,一种愿景式的文明理想。
紧接着, 任军锋老师通过让同学们猜测图片中的人物,与同学们进行了简单互动。这不但活跃了讲座气氛,而且让同学们初步认识到柏拉图和修昔底德两位人物对我们重新认识西方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任军峰老师引入了“大政治时代”这一讨论背景,从“西方政治传统中的王道和霸道”和“重新思考‘中国’”两方面对讲座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展开。
何为“霸道”秩序?任军锋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大家熟知的“修昔底德陷阱”,使同学们较为直观地体会到修昔底德关于政治“霸道”秩序的政治理论。通过对修昔底德《战争史》的著述主旨的介绍,与对古代雅典与斯巴达战争的爆发、今日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国对外界威胁的态度的分析,任军锋老师进一步阐明了修昔底德的政治理论:“政治遵循着‘霸道’秩序,国与国的关系是权力与恐惧的循环。大国权力的不断增长带来的是对外界威胁的恐惧,所以战争不可避免,而最终国与国之间的权力平衡才是缔造和平的前提。”
与“霸道”秩序截然不同的便是推崇“以德行仁”的王道秩序。任军锋老师以《理想国》中苏格拉底对智者派“正义的挑战”做出的回应为例,展现了柏拉图对于个人的正义与城邦的正义的看法,凸显了柏拉图对于“以德行仁”的王道秩序的追求。

了解了西方两大传统政治秩序后,我们不禁重新考虑起中国的角色定位。任军锋老师在对比传统中国人与现代中国人的政治秩序观念后,抛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文明能否帮助我们摆脱西方传统权力政治的窠臼,成为人类政治秩序的另一种选项?”这引发了在座同学的思考。最后,任军锋老师对今天的讲座进行了简单总结。
在本场讲座中,任军峰老师不仅分享了自己对于西方两种传统政治秩序的独特观点,帮助同学们重新认识了西方,还启发同学们通过认识西方的方式塑造自我定位,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或许中国文明能够成为现代政治秩序的参照。
任军锋老师带来的这场精彩讲座,给上财学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参与同学的一致好评。后续“通识大讲堂”将会进一步推出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感兴趣的同学持续关注,踊跃参加!
